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海博体育联赛 > 新闻动态 > 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

152毫米2S19自行火炮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45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1989年冬天,西伯利亚的寒风吹得人脸生疼。

苏联某炮兵试验场上,一群穿着厚重军大衣的军官围着一辆钢铁巨兽指指点点。

那门152毫米的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炮塔上结了一层薄霜。

"这玩意儿真能打36公里?"留着络腮胡的上尉搓着手,哈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。他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炮身,金属的寒意透过手套传到指尖。

戴着眼镜的工程师咧嘴一笑,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:"不光能打,还能指哪儿打哪儿。"他拍了拍炮塔侧面那个奇怪的装置,"看见没?激光导引头,5米精度,专治各种不服。"

上尉咽了口唾沫,心想这下北约那帮家伙要睡不着觉了。他想起上个月在军区看到的机密简报,北约最新款的自行火炮射程才24公里。眼前这个铁疙瘩硬是比人家多出12公里,这哪是火炮,简直是移动的导弹发射架。

时间倒回1976年,北约搞出了SP70自行火炮,24公里的射程让苏联高层急得直跳脚。当时的2S3"金合欢"最大射程才17公里,这差距简直就是在被人按着打。莫斯科连夜召开紧急会议,一个代号"费尔马"的秘密项目就此启动。

项目组的工程师们被逼得一个头两个大。要射程,要精度,还要能在核战争环境下活下来,这要求简直是要把自行火炮造成变形金刚。有人提议用T-80坦克的底盘,有人坚持要用新型自动装填系统,会议室里的争吵声能把屋顶掀翻。

最终方案拍板那天,总设计师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烟头。T-80的底盘配上改进型2A65火炮,再加上新研发的自动装弹机,这组合看着就透着股狠劲。有人嘀咕这设计太激进,总设计师把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:"要么做到最好,要么回家种土豆。"

1987年的寒冬,原型车被拉到西伯利亚进行极限测试。零下50度的低温里,钢铁都冻得嘎吱作响,但这门炮愣是没掉链子。工程师们裹着厚厚的棉衣,看着炮弹一发接一发地轰出炮管,脸上终于露出笑容。总设计师站在雪地里,呼出的白雾中仿佛已经看见北约的炮兵阵地在36公里外被炸上天的场景。

这辆钢铁巨兽的车体设计处处透着实用主义的智慧。840马力的V-84A柴油机让它跑起来像头发狂的野牛,最绝的是还配了个燃气轮辅助发动机。主发动机要是罢工了,30秒内就能切换备用动力,这套路跟俄罗斯人喝酒时总要留半杯"以防万一"一个道理。

6对负重轮的悬挂系统看着普通,后3对特意缩短了间距,专门对付开炮时的后坐力。传统火炮开火前得先挖驻锄坑,这货直接省略了这个步骤,省下来的1分钟在战场上够死三回了。有个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试驾后直咂嘴:"这哪是火炮,分明是装了炮管的跑车。"

火力配置更是简单粗暴。普通高爆榴弹能打24.7公里,底部充气的底排弹直接飙到28.9公里,火箭增程弹更是丧心病狂地达到36公里。有个试射员开玩笑说:"这射程,敌人都没看见我们,就先收到我们送去的'快递'了。"

最让北约头疼的是那套"红土地"激光制导系统。传统火炮玩的是面积覆盖,这货偏偏要搞精确打击。5米的命中精度,配上36公里的射程,活脱脱把火炮玩成了狙击枪。乌克兰战场上不少西方援助的M777榴弹炮,就是被这玩意儿一发入魂,连人带炮炸上天。

防护方面也毫不含糊。三防系统能在核污染环境下正常作战,自动挖壕装置15分钟就能刨出个掩体。车长们最爱吹嘘的就是这套"打了就跑"的战术,放完炮立马换地方,气得对方直跳脚却找不着人。

2023年顿巴斯前线的某个傍晚,乌军炮兵阵地上几个士兵正围着海马斯火箭炮吹牛。新兵蛋子紧张兮兮地问老兵:"听说俄国人的2S19升级了反无人机系统?"老兵慢悠悠吐了个烟圈:"怕啥,咱们有北约情报支援。"话音未落,天边传来刺耳的呼啸声,36公里外飞来的"红土地"炮弹直接把整个阵地送上了天。

这场持续了三十年的火炮竞赛至今没有停歇的意思。当无人机开始在战场上空盘旋,当电子战成为新宠,这些钢铁巨兽依然在证明自己的价值。或许就像那个试射员说的:"管他黑猫白猫,能打胜仗的就是好炮。"
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


上一篇: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加密货币纳入国际收支标准

下一篇:华东医药: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.06%

Powered by 海博体育联赛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